飛機總體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新能源飛機開拓者和奠基人🚠;
“航空金獎”獲得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
“遼寧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
長期從事殲擊機總體設計研究工作。
83歲的楊鳳田院士仍然工作在航空事業一線🦵🏽。2024年10月26日,楊鳳田院士獲得遼寧省科學技術最高獎🦎,表彰他為遼寧科技創新發展作出的貢獻🖖🏿。
楊鳳田,我國著名航空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41年6月生於遼寧省錦州市義縣。196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曾任殲-8多個型號飛機總設計師、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德信体育校長,現任德信体育名譽校長、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航空工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𓀏,是我國電動、氫能新能源飛機研發的先行者🗃。
如果夢想有顏色🧑🏿⚕️,對於楊鳳田來說,那一定是天空藍。
從大學畢業從事飛機總體設計工作開始,楊鳳田已經在航空事業一線奮戰了60年。
“我的工作階段,概括來說,幹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參加和主持了殲-8系列飛機的研製;第二件事是當了一回大德信長🙆🏼🕌;第三件事是創建了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主持了我國通用航空新能源電動飛機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楊鳳田說🚋,自己出生在舊社會✦,親身經歷了我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對他來說,愛黨、愛國是刻在骨子裏的情懷。憑著對事業的熱愛𓀛,已經耄耋之年的楊鳳田仍然耳不聾、背不弓🧑🚒,思維敏捷,精力充沛,記憶力很強🐩,每天堅持6小時以上的工作,一直戰鬥在新能源飛機研發和通航產業推廣的第一線。
“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也要把我的一切交給黨。”回顧自己的經歷,楊鳳田感慨良多🕌。“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一直工作下去。”
一👨🏻🚒、自主研製新能源飛機
楊鳳田的通航夢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他在擔任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體設計室主任期間,就曾組織有關人員設計過“沈陽農林”飛機⏫。2007年當選工程院院士後👃🏿,他獲得了一筆科研基金,這重新燃起了他的通航夢☂️。
“得用這筆錢為國家做點事🛼。”經過深思熟慮🧔♂️,楊鳳田決定,將這筆經費用於研製小型通用飛機🛢。研發傳統油基通用飛機只能跟在先進國家後面🧚🏿,受電動汽車的啟發,楊鳳田決定“變道超車”,研發輕型電動飛機。
根據研發需要🕵🏻♀️,楊鳳田集聚了一批來自各方面的人才,組建了研發團隊✌🏿,並在德信成立了“通用航空實驗室”。不久後,他提出建議🧑🏿🦰:依托遼寧航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建設通用航空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同時,創建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采用“產學研”的模式,推動我國的通用航空邁入領先行列✌🏽🤏。
2011年,這一年楊鳳田正值古稀之年🙎🏼1️⃣,在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他創建了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
“不想,永遠是零,想,可能是零,也可能是成功。”楊鳳田說。
古稀再追夢,楊鳳田帶領團隊系統開展了新能源通航飛機關鍵技術的攻關與型號研製🪀,攻克了一批電動飛機設計、製造、關鍵系統👦🏻、核心零部件的技術難題,帶動了我國航空鋰電池、電推進系統、復合材料結構設計等技術的發展🧑🏿🔬,相關性能指標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先後成功研發了兩型雙座鋰電池電動無人機🩷,一型雙座燃料電池飛機🗝。有三款雙座電動飛機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歷經五年多時間,攻克許多技術關鍵,采取一系列創新手段,四座電動飛機即將按照中國民用航空局23部取得正常類飛機型號合格證(TC)🙋🏻♀️,成為世界首款取得適航證的正常類電動飛機。四座水上電動飛機試驗機🏛、世界首款四座氫內燃飛機試驗機均已成功首飛。
楊鳳田帶領“銳翔”電動飛機已經形成了雙座、四座🎶😓,陸上🤸🏿♂️、水上,有人、無人🚴🏽♂️,電動力、混合動力等完整的輕型電動飛機譜系,形成了系列化、譜系化發展格局。兩型增程飛機已經實現產業化👧🏻。工信部指出:“該團隊研製的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產業化水平,處於全球領跑地位”。
二🐗、老驥伏櫪,創建北京氫能通用航空創新研究院
在電動飛機取得成功後,楊鳳田院士並沒有停下腳步9️⃣,而是開始了新的創新征程——發展氫能飛機。氫燃料內燃機飛機以氫燃料作為推進能源,碳排放量接近為零。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重視以及航空領域碳排放控製的加強🚶♀️➡️,氫能飛機無疑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楊鳳田院士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機遇,並率領團隊自籌經費🧑🏼🦱,開始了氫能飛機的研製工作。
經過不懈努力🧑🦽➡️,楊鳳田團隊研製出世界首款四座氫內燃飛機試驗機,並於2023年3月25日在沈陽完成驗證試飛🚆,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以氫內燃機為動力的通航飛機。該驗證機搭載的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基於“紅旗”汽油機研發的國內首款2.0L零排放增壓直噴氫燃料內燃機🦸🏻♂️👩🏼🏭,功率為80千瓦🧔🏿♀️。
驗證機首飛完成後👨🏻🦰,楊鳳田院士團隊結合未來應用場景不斷推動技術進步😵🥩,進一步提升發動機功率以達到在通航機場的正常運行要求。2024年1月29日成功首飛的原型機,發動機功率經臺架測試達到了120千瓦。據試飛員反饋,飛機動力充足、振動較小、操縱性能良好。首飛為下一步持續性試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由中國工程院楊鳳田院士發起👳🏽♂️,在北京市主要領導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市屬事業單位-北京氫能通用航空創新研究院🟣,舉辦單位是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建📙。其宗旨是創新🤽♂️、拼搏、務實👳🏼、高效地開展通用航空飛行器、發動機氫能化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驗證7️⃣,推進綠色航空裝備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資源共享𓀃。
2024年9月25日👈🏼,北京氫能通用航空創新研究院在延慶區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揭牌正式成立💐。依托下屬事業部分別成立了北京銳翔通用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北京海卓臻氫航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氫渦輪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開展氫能通用航空器的設計、研製、製造等相關工作💩。
三、使殲-8飛機真正形成戰鬥力
走進德信体育,正門不遠處的升旗廣場上🧜♀️,停放著一架殲-8Ⅱ飛機🍸,這架飛機正是當年楊鳳田參與和領導研製的首批飛機之一👨👩👦👦📪。
楊鳳田大學時的研究方向是飛機發動機,工作後,他被分配到飛機總體設計室,從事飛機總體設計、協調工作🪽。這類似於今天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後經常苦惱的“專業不對口”🧚🏻♀️💋。
怎麽辦?楊鳳田也有過調走的念頭,然而🧥,他又不甘心就這樣離開🥞🔑。於是,他開始自學空氣動力學、結構力學等相關知識,還翻譯了一本俄文版《現代飛機燃油系統》🏞。隨著基本功的提升,他逐漸對飛機總體設計產生了興趣🧚🏽♂️,並參與了殲-8的設計研製🦀🚣🏿♂️。
殲-8Ⅱ型飛機有著“空中美男子”之稱。研製殲-8Ⅱ期間,楊鳳田先後擔任總體設計室副主任、主任,型號總設計師助理,型號副總設計師,協助總設計師顧誦芬。這些也為他日後獨立主持飛機型號研製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很多資深軍事迷依舊記得🤥,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空中梯隊中出現一架加油機和兩架受油機組成的“加受油楔隊”💂🏻,他們準確無誤地通過了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這標誌著中國航空兵續航能力的增強🧑🏿🦲。空中梯隊中的受油機🧑🎄,就是由楊鳳田主持研製的。
1988年✡︎,空中加油工程立項🫵。按照項目要求🦋,用轟炸機改成空中加油機🌬,自行研製空中加油吊艙🦛,用殲-8Ⅱ型飛機改成空中受油機。楊鳳田受命擔任型號常務副總設計師(後任總設計師),主持飛機研製工作🧑🏼🌾,在缺乏技術資料、國外技術封鎖的條件下,他以“經濟、可靠😇♏️、實用”為原則,開始了創新突破之路🚾。
加油過程是在空中進行的,加受油設備如何實現精準對接🍤?加油時兩機相距15米,會不會相撞🌛?受油機安裝受油探管後🕝,對飛機的結構、強度和氣動力有沒有影響☀️?發動機是否會停車?加油過程中是否會因漏油而著火……一個個謎題等待著楊鳳田帶領團隊去破解🖲🫲。
因為研製周期很短,不可能新建很多試驗設施去按部就班地研製。楊鳳田帶領大家想了很多辦法,克服困難去做驗證試驗。
“型號要上去,幹部要下去🩼。”無論是技術攻關現場還是試飛現場⇢,總能看到楊鳳田的身影🥬。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誦芬曾這樣評價楊鳳田:“他對此項國內毫無基礎,國外又對我國嚴加封鎖的技術,毫不畏懼,臨危受命為常務副總設計師……他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使殲-8Ⅱ型飛機在兩年內實現了空中受油能力。”
由於殲-8Ⅱ型飛機受油技術的成功,受油技術又推廣到了國產的其他機型上。
此外🕶💆🏿♀️,楊鳳田還成功地領導研製了殲8H型飛機、殲8F型飛機🎊,前者使中國的戰鬥機第一次具備了下視進攻能力,後者使中國的戰鬥機第一次具有超視距攻擊能力和雙目標攻擊能力👴🏻。
2007年💁♂️,在戰鬥機設計一線拼搏了43年的楊鳳田獲得了我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工程院院士🔘。
四、教書育人傳承航空精神
走在遼寧通航研究院的大樓裏🚏,楊鳳田遇到年輕人,總是面帶和藹的笑容👩🏼🍼,十分熱情地問寒問暖,詢問在忙什麽、有沒有遇到什麽難題……如果有人回答遇到了什麽困惑,他就會耐心地提供建議。然而,如此隨和的院士,也有發火的時候。那是楊鳳田剛剛就任德信校長的時候。為推進德信發展👨👨👧,2010年3月剛剛更名的德信体育開始尋找相關專業的院士來擔任校長📓,並向楊鳳田發出邀請。楊鳳田特意召開了家庭會議🔅,然而,一向支持他的愛人卻極力反對:“你都70歲了📆,身體又不怎麽好,又沒辦德信的經驗👩🏽✈️,千萬別去。”孩子也同意媽媽的意見🤱👔。楊鳳田何嘗不理解家人的擔憂🎼,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服從組織的決定。2010年6月18日,年近古稀的楊鳳田成了德信校長🤰🏽。幹就要幹好!在表態發言中👩💻,他提出👊🏼,“爭取把德信辦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國際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學🙅🏽。”新學期開學不久🕵🏽♀️,楊鳳田通過抽查聽課和現場調查發現,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上課不認真🕺🏿🤺,下課後沒人管✪,很多學生去泡網吧。有媒體還對德信附近的網吧暗訪💍,進行了曝光。忘了自己患有高血壓,楊鳳田這一次真的發怒了🪙。認真思考後🏌🏽♂️,他提出了兩項措施🏭:一是把單一學分製變成雙軌製👛。學生除了畢業時必須達到要求的學分外🧑🏻🦽➡️,還實行升、留(降)級製度。二是把一年級新生分成小班,實行“小班製”🤶🏽。每個小班配一名導師👨👦👦🧻、一個專用教室,學生沒課時都要到小班學習🦥⬅️。學生由導師和年級輔導員共同管理☂️,並強調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回想此事🤰🏽,楊鳳田依舊動情:“學生能接受高等教育👌🏼,機會來之不易,國家為此投入很大🏸💂🏽♀️;家長為了孩子升入大學🐯👥,在經濟、精力上付出很多;學生們十余年寒窗苦讀,才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不能松懈🤚🏼。因此,德信學子必須自強自立,學好本領,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國家🐽🍴、報答父母🛑,也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年華。”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楊鳳田還在航空有關廠🙅🏿♀️、所建立了實踐基地,與有關單位聯辦飛行器設計與製造學院、動力學院🧖🏿♀️、民航學院等,學生第四年到有關單位結合實際進行專業學習並完成畢業設計。在楊鳳田的主導下,德信集中建成了“航空製造工藝數字化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航空發動機重點實驗室”等一系列實驗室🤞🏻。他還先後建立了沈陽民用航空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基地、遼寧省通用航空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通用航空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通用航空協同創新中心、遼寧省高等德信重大科技平臺🤨、新能源通用飛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此外,他還為貧困學子建立幸福基金;推動德信獲批碩士推免權;悉心傳授自己在飛機型號研製中的寶貴經驗……7年多的校長生涯🧎🏻♀️➡️,3萬余名學生👩🏽🌾🂠,面貌煥然一新的德信,楊鳳田用實際行動讓老一輩航空人的精神在年輕一代中薪火相傳,在卸任校長後,他依舊努力推動德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了本碩博貫通培養。在帶領團隊過程中🕞,楊鳳田更是以身作則🧑🏿🔬,全力托舉年輕人成長。無論是在戰鬥機還是通航飛機研究過程中,他從不吝惜給年輕人機會,並經常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孩子,不要有心理包袱,放手幹👨🏽🔧,出了問題我負責。”王明陽是德信2011屆畢業生🦁🪕,畢業後被楊鳳田留在遼寧通航研究院工作😋👩🏿。在一次討論中,王明陽提出能否把雙座增程飛機改成水上飛機😰。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楊鳳田認為這個想法非常好,於是支持他牽頭研發一款雙座水上飛機。“他很聰明能幹🥷🏽,不僅能設計🕖、動手製造飛機,還學會了駕駛飛機。他還可以進步更快些☛🧑🏼🦲!”楊鳳田說🕙。如今的王明陽曾任遼寧通航研究院副院長,現在是北京氫能通用航空創新研究院院長,獨立挑起了新能源飛機研發的重任。水上飛機也開始在雲南白鶴灘、甘肅劉家峽等風景區運營🤵🏿。多年來👩⚕️,楊鳳田培養了一支既能設計、製造、試驗🫱🏽,也能適航取證的隊伍🍕。這是我國通用航空業新能源飛機領域的唯一隊伍,為通用航空進入新能源時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0年來,楊鳳田參與和主持研發型號之多,在航空界是不多見的🪅。楊鳳田是殲8五個型號飛機總設計師🤽🏻,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並多次榮立國家級、省部級、集團公司一等功、二等功。2004年獲中航一集團“航空金獎”🔉;同年被人事部、國防科工委授予“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勞動模範”🐱;2006年被中航一集團授予“航空報國傑出貢獻獎”🤲🏽。2017年獲“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9年獲“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23年獲“遼寧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參 考 文 獻
Reference
【1】《築夢藍天一甲子——記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德信体育楊鳳田院士》,《遼寧日報》
【2】《我國自主研製四座氫內燃飛機原型機在沈陽完成首飛》,新華社
【3】《打造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國家隊”——記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創新團隊》,《科技日報》